• 
    
  • <strike id="awy40"><input id="awy40"></input></strike>
    關于2023年二季度全市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提示的通知
    來源: 海安市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3-04-06 15:41 累計次數: 字體:[ ]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轉段調整,項目大干快上勢頭強勁,旅游娛樂快速復蘇,餐飲住宿需求轉旺,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滿負荷組織生產,加之清明、五一假期相繼來臨,人流、物流、車流劇增,各類安全風險交織重疊;據預測,今年春夏交替之際,冷、暖空氣均較活躍,氣溫波動大,大氣不穩定性加強,大風、大霧、強對流等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增大,可能發生暴雨災害,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為進一步提升安全風險防控精準性,現將二季度全市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提示印發給你們,請務必高度重視,結合季節特點落實針對性防范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一、危險化學品領域

    主要風險:一是全國“兩會”閉幕后,危險作業特殊管控解除,企業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增多,新、改、擴項目試運行重新啟動,開車安全風險上升;二是近期新、改、擴建項目較多,邊生產邊建設可能存在人員管控不到位情形;三是近期生產經營活動頻繁,為趕工期、建設進度,個別企業可能存在裝置設備帶“病”運行的情形。

    防控措施:一是有關企業要高度重視復產復工環節存在的安全風險,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復產前必須要開展一次全員安全培訓、一次風險辨識評估、一次全面安全檢查、一次應急演練,逐項確認復產復工條件,不具備條件堅決不復產;二是突出人員管理,做好特殊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加強承包商作業管理,強化作業人員崗前培訓考核和日常監督管理,確保作業人員熟練掌握崗位職責等;三是以涉及易燃易爆、劇毒物料的裝置、設備、管線為重點,對裝置設備帶“病”運行開展全面排查和評估,制定整治措施,實施分類整治,實現隱患動態清零。

    二、冶金等工貿領域

    主要風險:當前我市已入春一段時間,雨水逐漸增多,管道疏通、清污、清淤等作業頻次增加,后期隨著夏季到來和氣溫上升,溫度高、濕度大,有毒有害氣體容易揮發聚集,易發生有限空間作業等違規作業、違章操作,事故風險較大。

    防控措施:一是持續推進中小企業現場管理整治提升,開展全市中小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宣講培訓,組織中小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崗位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應知應會知識測試,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有關危險作業管理制度;二是對蔬菜腌制,皮革、毛皮、羽毛(絨)加工,造紙和印染等輕工重點企業,加強有限空間指導服務和執法檢查;三是督促粉塵涉爆企業嚴格落實《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要求,規范使用和維護除塵系統,及時規范清掃粉塵。

    三、交通運輸領域

    (一)大件運輸對公路、橋梁等影響較大

    主要風險: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大件生產企業訂單增多,物流運輸需求加大。部分企業未辦理車輛超限運輸通行證擅自上路行駛,不僅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還嚴重威脅公路和橋梁運行安全。

    防控措施:一是要督促大件生產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選擇有資質的運輸企業承運,并在履約合同中明確無大件審批單不托運,杜絕偷運大件行為;二是要落實屬地責任,按照“誰許可誰負責誰監管”的原則,加強對貨物集散地的排查和安全提醒,防止不報告、不審批的非法偷運行為;三是加強執法檢查,采取“線上、線下”聯動執法的方式,實現線上監測、線下執法的雙線聯動一體化“精準執法”新路徑,嚴厲打擊超載超限行為。

    (二)客貨運車輛的涉水風險需要重視

    主要風險:汛期和大風降雨期間,涉水路段和橋面大風給客貨運車輛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防控措施:一是氣象、交通、應急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發布各類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二是突出危橋險段、臨水臨河等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全力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三是按標準規范設置臨水路段交通安全設施,并加強設施養護工作;四是督促客貨運企業強化汛期和大風天氣期間安全駕駛教育培訓、車輛技術管理、動態監控管理、貨物安全管理,極端惡劣氣候條件下采取停運措施;五是強化應急物資、排澇設備、搶險隊伍的準備工作,確保應急保障到位。

    (三)惡劣天氣、梅汛期等季節特點對水上交通、船閘管理帶來較多壓力

    主要風險:一是二季度,處于季節轉換時期,大霧、強對流、強降雨、風暴潮等極端天氣和惡劣海況多發,水位上漲、流速加快,對水上交通安全構成較大影響;二是4月底至5月初沿海漁船禁捕,大量漁船將集中返港,與商船交叉會遇幾率增大,容易發生商漁船碰撞險情;三是梅汛期降水量增加,加之夏季高溫、雷暴、大風等惡劣天氣易發多發,容易導致船舶碰撞、擱淺等事故,對航道基礎設施帶來不利影響。

    防控措施:一是強化極端天氣預警防范,及時跟蹤獲取惡劣天氣信息并發出預警提示,督促水路運輸企業及船舶嚴格執行惡劣天氣條件下禁限航規定,突出對重點船舶的宣傳提醒,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實施水上交通管制,嚴查各類違章行為;二是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督促航運公司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全面開展汛期風險研判和隱患排查,落實落細防控措施。三是持續深化商漁共治行動,提前研判漁船集中返港期間安全風險,制定安全監管維護方案,加強對商船、漁船宣貫,對商漁船航路交匯等重點海域實施現場駐守、重點盯防,維護漁船集中返港期間現場通航秩序;四是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實時摸排,提前排查隱患,重點關注機電設備、航道礙航物,及時整改發現的隱患,確保船舶航行安全;五是加強值班值守,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24小時應急值守。

    四、建筑施工領域

    (一)建筑等各類施工領域

    主要風險:一是天氣轉暖,晝間作業時間相應增長,施工企業為提高工作效率,容易發生搶工期、趕進度等現象;二是汛期來臨,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增多,防汛、排澇等突發天氣應對工作需要加強,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存在較多隱患問題;三是建筑起重機械、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腳手架工程等危大工程等危大工程施工和高處作業、施工用電、懸掛作業、動火作業等高風險作業環節可能出現重大風險隱患。

    防控措施:一是持續推進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檢查行動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加強對危大工程的風險管控,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二是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嚴厲打擊盲目搶工期、趕進度以及施工現場“三違”行為。突出做好強降雨等極端天氣防范應對工作,持續強化預防高墜措施落實;三是定期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告知、警示教育、安全承諾”三項制度培訓,對作業人員要做好崗前安全教育與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

    (二)違建治理領域

    主要風險:二季度,雨水天氣增多,部分既有違章搭建年久失修,安全風險日益增大;部分建筑產權人(使用人)不履行建設基本程序,私自違章搭建,擅自拆改建筑結構,暴力裝修、違法裝修,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防控措施:一是高度關注天氣預警信息,及時發布安全提示信息,針對性地做好違建領域突出安全隱患摸排工作,依法依規拆除存有安全隱患的違法建(構)筑物,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依法查處群租房、出租廠房、自建房等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違法行為,尤其關注商場市場、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人流密集區域群租房的隱患排查;加強違建治理力度,對新增違建要按照在建違建快速查處拆除操作規程及時介入、快速處置;依法查處違法建設、違規改變建筑主體結構或使用功能等行為,借助協同管理的有力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大體量違建拆除工作風險評估工作,督促拆除作業單位落實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主體責任等;三是按照“清單制”+“銷號制”對違建問題逐一整改,做到情況知底、隱患見底、任務徹底。在既有違法建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動階段性成果基礎上,繼續推進存量違建拆除行動、新增違建即拆行動、既有違法建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業園區違法建設專項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全力消除違法建設安全隱患,堅決做到零容忍。

    五、城鎮燃氣領域

    主要風險:二季度氣溫轉暖,一是管道設施設備受溫差影響,接合部存在松動、漏氣風險;二是各類施工增多,燃氣管道第三方破壞風險增加;三是受疫情影響減弱,餐飲等非居民用戶用氣量上升,用戶操作不當、環境通風不良導致的燃氣使用風險隨之加大。

    防控措施:一是持續開展企業安全生產突出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深入排查燃氣場所設施安全隱患;二是加強燃氣設施巡檢,定期開展燃氣場站設施及燃氣管道巡查檢查,及時維護、修理、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設備;三是嚴格落實燃氣管道施工保護,落實四方交底、旁站監護等措施,防范燃氣管道第三方破壞;四是推進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安裝使用工作,有序推進使用燃氣的餐飲行業等生產經營單位,和學校、醫院、養老機構、宗教活動場所、機關單位食堂等公共場所,安裝工業及商業用途的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

    六、消防安全領域

    主要風險:一是隨著季節變更,流感感染人群增多,醫院發熱門診接診及住院人員增多,消防安全風險增大;二是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節日期間,群眾性活動多,活動現場人員密集,可燃物較多,消防安全風險較高,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三是隨著氣溫升高,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增加,電動自行車火災呈多發頻發趨勢,稍有不慎,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四是二季度將進入梅雨季節,空氣潮濕,易發生電氣線路短路,引發火災事故,部分老舊小區電氣線路老化情況相對嚴重,電氣火災風險隱患較大。

    防范措施:一是針對養老機構、學校、醫院、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住宅等重點區域,緊盯火災高風險場所,加強日常檢查和巡查,及時更換老舊電氣線路。在重大節假日、重要促銷活動期間,督促經營單位落實巡查檢查要求,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嚴防火災亡人事故發生;二是聚焦易發生亡人火災事故的“三合一”、餐飲、居民住宅、工業園區(集中區)等場所,重點整治違規住人、違章搭建、違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違規使用液化氣鋼瓶等突出隱患,及時消除火災隱患,落實自防自救措施;三是抓好電動自行車使用管理環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加快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設施,提高集中充電設施覆蓋率,并在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安裝獨立煙感和簡易滅火設施。加快推進電梯AI識別阻車系統安裝,杜絕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停放充電;四是大力開展《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范》(DB32/T 4444-2023)宣貫工作,加大對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指導,督促社會單位按照《規范》要求,落實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提升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五是持續做好消防宣傳工作,發動居(村)民委員會、消防志愿者、網格力量,深入開展消防宣傳“三提示”“五進”等活動,運用應急廣播大喇叭播放通俗易懂的消防安全常識,走進農村居民家庭開展面對面宣傳,提升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

    七、船舶修造領域

    主要風險:一是汛期臺風、洪澇、高溫等災害性天氣相對較多,對船舶修造企業涉水作業、露天高處作業等活動和安全帶來不利影響;二是進入休漁期,部分漁船進入船舶修造企業進行維修作業,漁民自帶工器具、自我組織修理作業等粗放模式對周邊船舶修造環節的安全構成威脅(維修質量堪憂可能影響海洋漁業安全)。

    防控措施:一是船舶修造企業應持續加強災害性天氣防范應對,深入開展汛前檢查,進一步完善預案,嚴格危險作業條件確認和審批制度;二是船舶修造企業應加強燃氣、油漆等危險物品的儲存、使用安全管理,確保監測、通風、報警等安全設施完好可靠;三是船舶修造企業應健全完善承包商、客戶安全管理制度,杜絕不具備安全作業資質的人員進廠作業,杜絕以包代管、以租代管;四是引導漁民到符合安全條件的企業實施維修,加強海洋漁業安全源頭預防。

    八、漁業船舶領域

    主要風險:二季度,海洋捕撈業依然是海上生產的高峰期,海區(寒潮)大風、小區域短臨極端氣候等海上惡劣天氣多發。另從5月1日起,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漁船集中返港休漁,漁港安全管理風險增大。

    防控措施: 一是強化應急管理。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按照“早會商、早部署、早落實”原則及時組織漁船落實應對防御措施。強化縣、鄉鎮、漁船服務組織三級值班,壓實屬地應急管理責任。二是加強漁港安全管理。落實“依港管船”力量,加強在港漁船安全管理。落實漁港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加強漁港日常巡查,建立漁港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工作機制,確保漁港消防通道暢通。三是加強伏休管理。加強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打擊海上非法捕撈行為;嚴格船位管理,做到鎖船于港,加強漁船點驗;落實漁船封閉管理,對開放式港口采取物理隔離等形式,加強值班值守;落實船位移泊報批手續,加強異地休漁船漁船安全管理。四是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利用伏季休漁人員相對集中有利時機,分類開展船員培訓,增強海上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

    九、電力、油氣管道等領域

    (一)電力行業

    主要風險:春季氣溫回升、風大物燥,電力設施發生火災風險增大。近期,海上風電企業及火電、熱電機組外包人員增多,檢修作業安全風險較高。

    防控措施:一要加強應急管控。積極獲取天氣預警相關信息,完善極端天氣應急預案,如遇大風等極端天氣,提前做好應急準備;二要加強春季防火工作。切實加強重點區域防火巡查及消防管理,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三要加強作業人員教育培訓。檢修作業前,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明確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安全職責,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切實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確保電網運行安全可靠;四要壓緊壓實海上風電企業主體責任。督促海上風電企業深化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強化應急演練和人員教育培訓,規范項目運維安全。

    (二)油氣長輸管道領域

    主要風險:二季度是施工旺季,各類工程項目陸續施工,管道占壓、第三方施工破壞等風險增大。

    防控措施:一要強化第三方施工管理。管道保護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查相關企業施工作業申請,審批后要第一時間對管道保護措施落實情況、施工人員管道保護培訓情況、管道企業人員現場監護情況等重要事項逐一開展清單式檢查;二要強化管道企業管理責任。管道企業要完善第三方施工信息收集渠道,及時與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協商確定符合管道安全和公共安全要求的施工作業方案,簽訂安全防護協議。加強管道日常巡護管理,精準掌握第三方施工進展動態,嚴格落實管道保護措施,確保施工期間管道平穩運行;三要加強管道巡護管理。管道企業要合理設置巡護路線,編制合理的巡護方案,要對第三方施工頻繁、人口密集區域加密巡護,全面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十、文化旅游方面

    主要風險:二季度,氣溫回暖,文化和旅游市場迎來旺季,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事故防范難度增大。一是市民出行出游指數持續攀升。二是景區客流流量持續加大。三是景區森林防火形勢持續嚴峻。

    防控措施:一要嚴格落實旅游包車管理規定要求。督促旅行社選擇合法有資質的旅游包車公司,嚴格執行《江蘇省旅游包車安全管理辦法(試行)》“五不租用”情況,實行強制和意外保險措施。二要提前研判,嚴格落實流量管控措施。精準核定最大游客載量,科學制定客流疏導方案,做好預判,實行預約和落實限流管控措施。三要落實森林防火管理規定要求,完善處置預案,定崗到位,強化值守,科學處置各類突發情況。四要強化預警提示,充分做好防范工作。遇有大霧、臺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情況,廣泛發布出行出游安全提示提醒,方便市民游客科學安排出行出游,并有針對性的提前做好各種防范工作。

    十一、特種設備領域

    主要風險:伴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我市各類生產經營活動日趨活躍,復工復產處于高峰時段,企業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安全效益,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管理不扎實,投入不足,作業的新員工和轉崗工人數量較多,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等隱患不斷累積。鍋爐,尤其是生物質鍋爐帶病運行、不規范操作等潛在風險不斷凸顯。此外,清明及“五一”節日期間群眾出行活動頻繁,人流密集場所相關電梯、氣瓶的使用安全風險不斷增大。

    防控措施:一是組織開展全市在用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開展自查自糾,進行三級復查復核,確保特種設備專項整治行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二是組織召開全市氣瓶、電梯安全工作會議,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隱患,部署本年度氣瓶和電梯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統一思想、凝心聚力;三是持續開展人流密集場所設備執法檢查行動,重點檢查特種設備使用登記及檢驗情況,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設備日常運行、檢查維護及記錄情況,使用單位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救援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等。重點關注鍋爐等重點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連鎖裝置運行情況、日常水質化驗情況及作業人員對鍋爐運行規章制度的掌握情況等。

    十二、其他重點領域

    (一)共享單車、環衛新能源車充電站

    主要風險:隨著氣溫回升及環衛新能源車、共享單車使用頻次明顯增長,這對充電站點用電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控措施:一是強化企業全員責任落實。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共享單車、環衛新能源車運營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督導檢查,推動企業嚴格落實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指導督促運營企業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提升充電站點安全硬件設施配套,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切實做到“人走電斷”;二是突出重點加強對充電場所安全隱患進行整改。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檢查共享單車、環衛新能源車充電點及維修中轉場所是否利用違建作業、滅火器材的配備、黃沙是否充足、能否實時監控、一鍵斷電設施是否齊全、消防通道是否暢通、防范制度有沒有上墻、線路是否老化、檢查記錄是否齊全。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現場要求立即整改,制定隱患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方式、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并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注重長效管理,不斷提高本地區、本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三是強化宣傳教育。利用督導檢查、宣講宣教、應急演練等活動,面對面與一線員工交流,宣傳安全用電、消防知識,切實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突能力。

    (二)秸稈隨意堆放易引發火災

    主要風險:秸稈干燥,一點火星就會引發一場大火,加之秸稈沼氣工程的秸稈粉碎或儲存過程中,若以適當濃度懸浮于空氣中形成秸稈粉塵云,達到爆炸極限,遇火即可爆炸。

    防控措施:一是加強秸稈臨時堆放點管理,標識牌要有禁火標志,明確負責人和聯系方式,周圍應有水塘、河流、機井等消防水源;二是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對秸稈集中收儲、利用場所的消防安全設施等要逐一嚴格清查,建立排查臺賬;三是要加強管理教育。場內應有專人巡邏看護,防止有人縱火。對電工及其他作業人員進行防火安全宣傳,并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四是嚴禁吸煙和動用明火。在秸稈收儲場內用電時,動力線和照明線絕緣要好,嚴禁用銅鋁絲代替保險絲,照明燈具應有防雨措施,電動機應采用封閉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