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交易檔案,作為交易活動全過程的真實記錄,是保障交易公平、公正、規范、可溯的基石。今年6月9日是第十八個“國際檔案日”,交易中心以實際行動踐行“數紙融合、服務未來”的檔案使命,多措并舉、持續發力,為全市公共資源交易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制度先行,筑牢管理“防火墻”。將規范化、制度化作為檔案管理的生命線。建立健全涵蓋檔案收集、整理、歸檔、保管、查詢、利用、統計、鑒定、處置等全流程的制度體系,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與操作標準。嚴格規范檔案借閱審批流程,強化檔案安全和保密要求,確保每一份檔案從形成到利用都規范有序、有章可循,為交易活動的規范性和可追溯性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雙軌并行,提升存儲“可靠性”。實施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雙軌制”同步管理。在交易項目實施過程中,同步推進紙質材料的收集整理與電子文檔的生成歸檔,確保兩者內容一致、信息同步。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將重要紙質檔案進行數字轉換,有效拓展檔案利用空間。兩種載體互為備份、相互印證,降低了因單一存儲方式可能導致的損毀、丟失風險,大幅提升了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長期保存的可靠性。
三、嚴控質量,把好歸檔“驗收關”。建立檔案質量雙重審核機制,為檔案價值保駕護航。明確規定所有檔案在正式歸檔前,必須經過業務部門的審核與檔案管理部門的二次復查。重點對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內容的準確性、格式的規范性以及簽章的完備性進行細致審查,確保歸檔文件真實、完整、準確、有效,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持續提升檔案的憑證價值和利用價值。
四、檔案服務,展現擔當“新作為”。持續優化檔案管理體系,積極探索檔案信息化、智慧化應用。深度挖掘檔案數據信息價值,推動檔案工作從“保管好”向“利用好”深化轉型,致力于為交易主體提供更高效、便捷、智慧的檔案查詢利用服務,讓檔案資源服務于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持續提升交易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公正、規范高效、陽光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