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辦第二十七期“海陵大學堂”
8月9日,我市舉辦第二十七期“海陵大學堂”,重慶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劉漢龍作專題講座,市委書記譚真主持活動并講話。
劉漢龍以《從自然到建筑:生物建造低碳轉型新路徑》為題,圍繞微生物建造、植物建造、動物建造和仿生建造4個類別,從生物建造理論、技術、材料、裝備和工程案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對我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為探索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全新思路。
譚真強調,要清醒認識到傳統建造模式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現實挑戰,以戰略眼光搶抓綠色變革機遇,把生物建造等新興技術作為落實“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要聚焦微生物固碳、植物根系加固等生物建造關鍵技術,加強產學研協同攻關,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統籌推進綠色建材研發、智能裝備制造和工程應用,打造具有辨識度的“綠色建造”產業集群。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將生物建造技術融入城市更新、生態修復等領域,積極探索“工程治理+自然修復”新模式。要嚴格落實重大項目環評和碳評估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要強化責任落實,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綠色技術宣傳推廣力度,形成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市四套班子有關負責人,其他處級干部,市級機關部門、市屬國企、區鎮街道主分管負責人,部分重點建筑業企業負責人等聆聽講座。大家紛紛表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將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綠色技術應用步伐,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安答卷貢獻智慧和力量。(朱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次
打印本頁
x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