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醫保局領導班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十三屆八次、九次全會精神,團結帶領醫保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奮發有為,創新創業,堅持做到以抓好黨建工作為主線,以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教育活動及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為載體,學習新思想、新理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機關作風效能和反腐敗工作,強化意識形態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堅持做到將黨建與醫療保障重點職能工作有機統一。經過共同努力,在醫保疫情防控、基金安全監管、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精準脫貧攻堅、長期照護保險等方面均較好了完成目標任務,全市城鄉居民參保覆蓋率穩居全市各縣(市)前列。
一、嚴格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職責,扎實做好重點中心工作。
(一)扎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定期召開局黨組會議,專題聽取和交流黨建情況,協調解決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和矛盾,班子成員以黨員身份定期參加黨員活動和黨小組活動。研究制定教育實施方案,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集中理論學習、交流研討、查擺問題,落實整改等活動調研走訪。黨組書記及班子成員給全體黨員上專題教育黨課5次,促進了機關政治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效能、精神文明建設、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重視局黨支部建設,定期聽取和研究支部建設工作,局黨支部按照五星級黨支部標準,從早從嚴抓好建設,同時充分發揮工會和婦女聯合會作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團建活動,凝聚了創業力量。
(二)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切實履行好黨組班子主體責任,從健全完善制度建設,細化分解責任清單,規范公開透明權力運行,強化權力監督等方面入手,持續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力度,為推進我市醫療保障各項工作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紀律保證。一是堅持廉潔從政,守好紀律底線。黨組班子成員堅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黨規,對照深入排查存在的問題尋找差距,落實整改措施。每季度召開廉政專題會議,分析研究黨風廉政方面的苗頭性問題,全年為全體干部職工上3次專題廉政黨課。二是深化作風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局全體干部職工能夠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市“十項規定”及“四不分管制度”、機關日常各項管理制度、集體決策等相關作風建設要求,將作風效能建設納入各科室(單位)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結合510思廉日,算賬月等活動,組織開展作風效能建設專項活動,組織開展談心談話近30次,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全面提高機關服務效率和水平。
(三)全力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黨組班子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南通市委、海安市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切實承擔起全市醫療保障事業意識形態工作,精心做好網絡輿情宣傳工作,營造良好干事創業氛圍,我局意識形態領域整體安全。一是提高重視程度,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第一時間成立局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將意識形態工作同局醫療保障重點職能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二是強化理論武裝,切實提高認識水平。注重將意識形態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局全體人員集中學習會等重要內容,局主要負責人上專題黨課活動,將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職責情況納入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重要內容。三是加強思想引領,切實做好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微信公眾號等媒體,認真做好新形勢、新常態下醫療保障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引領大眾輿論思維。
(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局黨組能夠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關于實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方案預審制度的通知》(海組〔2019〕30號)文件等要求,始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樹立好干部標準和正確的用人導向,嚴格遵循選人用人各項規章制度,著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醫療保障隊伍。下半年,根據三定方案,結合系統人員的基本情況和能力水平,對中層干部進行適崗評估,運用好“三項機制”,依據局相關規定,選用兩名優秀年輕同志到兩個事業單位負責人重要崗位任職,有力提升了工作戰斗合力。
(五)持續強化依法行政工作。黨組嚴格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責任,認真落實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海安市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緊扣法治為民、法治惠民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醫療保障部門行政職能,依法實施基本醫療保障、醫保基金管理、醫保基金監督等工作,做到文明執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取得了較好成效。
(六)高質量完成查擺問題整改等任務。對2019年述職測評、民主生活會,2021年度巡察、審計、信訪等反映和查擺的問題,都能做到認真對待,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學習研討,研究落實整改方案,采取銷號的方式,逐一整改落實到位,目前所有交辦查擺的問題均高質量整改完成。
(七)推動黨建等工作與醫保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黨組班子及時更新和補充新鮮知識,注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順應新常態的要求,將黨建、黨風廉政建設、依法行政等工作與醫療保障業務有機融合,著重開展交流點評活動,促進各科室(單位)圍繞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整改提高,以黨建工作手段推動業務工作提升。
(八)精心做好其他重點中心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雙招雙引”。組織開展產業招商活動10多次,招商引資完成2個項目,其中1億元項目1個,5億元項目1個,招引各類人才20多人,其中2名高層次人才,新建1家市外勞務基地。二是穩步推進“走幫服”。幫扶13戶貧困戶送溫暖計26000元,扶持村集體資金80000元。三是扎實開展服務企業科技行,轉化產學研項目2個,新增產學研合作2個,100萬和5萬元合作項目各1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數2個(任務數1個),落實稅收政策加計扣除2個(任務數1個),招引高科技項目1個,開展軍民融合高端項目1個。四是全面完成房屋征收任務,13戶搬遷戶均按時間節點完成簽約、交房和房屋拆除工作。五是按要求扎實做好局統一戰線工作,注重加強與黨外人士聯絡和局優秀人員的培養;做好退休老干部工作,相關工作及時溝通、匯報和協調,常態化開展傳幫帶活動;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著力加強機關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等工作,注重幫扶村和掛鉤企業環保問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開展全體干部職工工作生活安全和幫扶村、掛鉤企業生產安全等工作。
二、創新務實工作舉措,全面完成醫療保障各項重點職能工作。
(一)積極發揮醫保職能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兩個確保”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救治保障。一是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定點醫藥機構預撥專項基金7111萬元。二是為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減半征收醫保費,5個月共計退減醫保費約9292萬元。三是組織捐贈湖北黃石防疫口罩20000只,結對幫扶陜西略陽防疫口罩2000只,醫用手套1000只。
(二)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南通市級統籌工作。從今年1月1日起,穩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基本政策、待遇標準、基金管理、經辦管理、定點管理、信息系統南通市“六統一”政策。2020年我市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繳費標準及醫保待遇標準已與南通市調整一致,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3.79萬人,其中職工醫保31.95萬人,居民醫保51.84萬人,全市參保覆蓋率達98.76%,2020年實現醫保收入16.97億(其中職工醫保收入11.65億元,城鄉居民醫保收入5.32億元)。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月1日起已合并實施。
(三)著力鞏固醫保精準脫貧攻堅成果。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實施醫保精準扶貧工作。2020年全市醫療救助資金共資助困難人員參保21771人,資助參保費用914.621萬元。預計到12月底,實現救助對象249248人次,救助費用突破3536.69萬元。
(四)全面推進醫保民生實事工程。一是落實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醫療救助政策。依據《市政府關于印發海安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施細則的通知》(海政規〔2020〕1號)文件,經審核,為54戶困難家庭發放醫療救助金132.60萬元。二是落實長期照護保險政策。全年申請評定失能(失智)對象4158人,享受照護待遇4035人(機構214人、居家3821人)。支付待遇1277.49萬元(居家補助:4565892元;居家上門服務費:5893984.3元;輔具服務費:246471.61元;機構照護補助:2068522.64元)。
(五)穩步實施藥品、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積極響應國家、省關于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招采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全市定點醫院參加國家組織的三批藥品、省及南通市組織的四輪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節約醫療費用約2200萬元,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六)落實醫用耗材取消加成政策。全面取消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可單獨收費醫用耗材的差率和差額加成政策,銷售價格按實際采購價格執行。據測算,全市可節約資金2500萬元。
(七)強化醫療保險基金監管工作。先后組織開展打擊欺詐騙保集中宣傳月活動、專項治理百日行動以及基金監管“清源”行動等,對智能監控系統進行提檔升級,建立了第三方力量參與監督審計制度。2020年以來,全市發放醫保違規告知書1314份,約談定點單位16家,扣除違規費用754.32萬元,處以違約金5.96萬元。
(八)優化醫保經辦綜合公共服務。一是優化經辦窗口設置,培養多面操作手。二是多項舉措“減證便民”,簡化辦事流程。三是推動異地就醫醫療費用聯網結算。四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務,在參保人員書面承諾補齊后即可辦理。
2020年全市醫療保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目標差距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少部分工作未能達到目標要求。2021年全市醫療保障工作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立足保基本、惠民生、解民憂,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持續推進各項改革,嚴格控費降費,落實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強化醫保基金監管,穩步推進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不斷彰顯醫療保障事業發展高質量。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的醫療保障改革發展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