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trike id="awy40"><input id="awy40"></input></strike>
    2023年海安市醫療保障局工作總結
    來源: 海安市醫療保障局 發布時間:2024-09-24 15:25 累計次數: 字體:[ ]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醫保部門堅持以政治建設為引領,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持續用高質量黨建統領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健全多層次保障體系,全民醫保進一步覆蓋全民。一是參保率持續提升。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建立與相關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完善覆蓋全部居民的參保數據庫,全市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8.6%以上。二是參保結構持續優化。完善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參保流程,鼓勵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年齡段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全年職工醫保凈增參保7105人,占比提升至42.15%,繼續位居南通各縣(市、區)第一。三是醫療救助保障持續鞏固。全面落實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全額資助25180名困難群眾參加城鄉居民醫保,資助金額達1460.44萬元,建立與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醫療救助經辦流程,全年醫療救助基金支出5181萬元,守牢因病致貧返貧底線。四是商業補充醫保持續健全。做好“醫保南通保”與“江蘇醫惠保1號”穩妥銜接,發揮共保公司資源優勢,做好“江蘇醫惠保1號”宣傳推廣,積極對接慈善機構、銀行等單位為特殊對象精準投保,全市共投保12.21萬人,投保率超14.02%,位居南通各縣(市、區)第一。

    (二)加快經辦網絡建設,醫保公共服務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一是建成三級經辦服務網絡。新增雅周鎮、隆政街道“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點,高標準通過省檢查組評定驗收。深入推進村(社區)醫保服務點全覆蓋建設,三級經辦體系不斷健全。先后遴選兩批次21家藥店升級為“醫保便民藥店”,600多種集采藥品和國家談判藥品零差率送到百姓身邊。二是創新醫保“不見面辦理”。暢通服務渠道,實現醫保工單辦理和服務流程統一,推出醫保“微信辦”,完善醫保便民服務“三張圖”,在240家村(社區)醫保服務點引入智能可視化平臺一體機,辦事群眾一鍵呼叫即可連接后臺直接辦理醫保業務。三是廣泛開展醫保宣傳“六走進”。圍繞《江蘇省醫療保障條例》、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制度改革等政策調整,深入推進醫保政策宣傳走進鄉村、社區、醫院、企業、校園、機關等。通過持續開展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主動精準為群眾答疑解惑,不斷提升參保群眾的政策知曉率,確保改革平穩過渡,群眾得到實惠。

    (三)落地落實重大改革,在破解“看病貴、看病難”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加強總額預算管理。對2023年基金指標進行測算,與定點醫藥機構開展集體協商談判,預警約談超支定點醫藥機構87家次,完善執行監督、績效評價、清算清賬等全流程制度體系。二是落實DRG付費改革。積極推進全市所有符合要求的定點醫院住院開展DRG實際付費,目前已完成二級以上綜合醫院DRG付費改革全覆蓋,新增定點醫療機構已于2023年10月正式啟動實際付費,2023年住院按照DRG支付的統籌基金費用占住院統籌基金總費用的比例達70.26%。三是落實藥品耗材招采政策。落地實施國家和省藥品集采15批次、醫用耗材集采13批次,落實集中采購結余留用政策,激勵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優先使用中選產品。三級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網采率均超過98%,圓滿完成省市招采專項評價指標。藥品和醫用耗材整體價格水平進一步下降,群眾就醫費用負擔繼續減輕。四是規范醫療服務價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定期開展公立醫院服務價格改革監測分析,梳理自主定價項目,在醫療機構和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公示。全年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項目228項,其中新增68項,調整、完善103項,停用47項,新增特殊醫用材料10項。

    (四)持續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力度,基金安全防線不斷筑牢。一是堅持規范指引,推進依法監管。嚴格依法依規依約處理定點機構、及時向定點機構推送基金監管違規問題負面清單272條,完成行政處罰8例。二是推進“三降低、三提升”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對象、重點領域、重點行為,堅決重拳整治各種惡意騙保行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現場檢查定點醫藥機構406家,約談定點單位9家。三是部門聯動提升監管質效。建立市醫保基金監管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醫保部門主導、多部門參與的監管聯動機制。建立醫療保障社會監督員制度,選聘12名醫保社會監督員,共同參與醫保監督管理工作。

    (五)緊貼發展需求,強化醫保為民服務政治擔當。一是持續深化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積極與民政部門開展特困供養人員長護險待遇申報及評定專項行動,組織開展照護服務進區鎮、進社區活動,現場受理照護申請。開展長護險規范運行“回頭看”行動,對照查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舉辦長護險定點機構護理員技能競賽,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二是持續優化醫保領域營商環境。強化社會辦醫政策待遇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民辦機構及時納入醫保定點。推進“一件事改革”,落實“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費用”等要求,對辦事流程進一步優化。對誠信等級不同的機構實施差別化管理,減輕機構負擔,構建醫保誠信服務體系。三是積極支持本地醫藥產業發展。深入走訪本地醫藥企業,傾聽企業發展需求,帶領企業參加南通“醫藥好通”展示交流會,推進中醫院制劑產品及時納入醫保目錄。